首頁 > 相關訊息
梅毒病人慘 盤尼西林居缺藥首位
發佈日期:2015/05/10

2015-05-06 12:50:04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╱即時報導
國內藥品短缺問題嚴重,食藥署調查,百年歷史老藥「青黴素」(盤尼西林)位居缺藥排行榜首位,由於許多醫院短缺長效型盤尼西林,以致梅毒病人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,需打聽哪家醫院有足夠備藥再趕赴就醫。

食藥署上午「藥品短缺國際研討會」,邀集美國、歐盟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澳洲、馬來西亞、印度等主管機關、醫院及產業協會代表來台,分別就缺藥政策、醫院缺藥控管與替代藥原則,與國內專家業者互動交流。

食藥署統計,國內缺藥前三名分別為抗生素(青黴素)、外用製劑(皮膚藥膏、眼用藥膏)及抗癌藥物;劑型方面,則以注射類藥物缺藥情況最嚴重,其次為固體藥物以及眼藥膏。

食藥署科長潘香櫻分析國內缺藥原因,主要為國際藥品原物料短缺、製造廠設施老舊,以及健保署調整藥價,不少國際藥廠因缺乏利潤,而將藥品退出台灣市場。

據了解,老藥「盤尼西林」就因健保核價過低,不敷製造成本,國際藥廠早已將此藥退出台灣市場,但抗生素製作過程嚴謹,加上健保價極低,國內藥廠不願投入生產,以致各大醫院嚴重缺藥。

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羅一鈞表示,「盤尼西林」大缺貨,首當其衝的是梅毒病患,一周一次長效型「盤尼西林」是治療梅毒的第一線藥物,但許多醫院缺藥,恐延誤患者治療時機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9/884843

串連網站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9/884843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