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 | 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

專業建議

[ 臨床診斷 ]

實驗室診斷

實驗室診斷

在潛伏期,沒有檢驗可供診斷。一旦發病,標準實驗室檢驗也不能可靠地分辨狂犬病與其他原因的腦炎。腦脊髓液檢查可為正常,也可能有白血球/紅血球增加、蛋白質增加。

病理診斷的金字標準為組織的直接螢光抗體染色 (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staining),人類可取後頸部髮線上緣的皮膚切片,病毒常存於其部位的髮根。出現症狀後一週內,陽性率50%,其後陽性率逐漸上升。

反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 (reverse transcriptase–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)也是有用的診斷方法,檢體可用腦脊髓液、唾液或組織,也可用於破損腦組織。

快速螢光抑制試驗 (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)是測驗血清中和性抗體的試驗,感染後8天抗體陽性率50%,15天陽性率100%。

初期腦部斷層掃瞄正常,其後出現腦部腫脹。磁振造影在海馬迴、下視丘、腦幹、偶而也在其他部位出現高訊號T2,麻痺型狂犬病可做脊髓與神經跟的磁振造影檢查。

參考文獻

1. Bassin SL, Rupprecht CE, Bleck TP. Rhabdoviruses. In: Mandell GL, Bennett JE, Dolin R, eds. Mandell, Douglas, and Bennett’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, 7th edition. Philadelphia: Churchill Livingstone, 2010:2249-58.
2.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(http://www.cdc.gov.tw/search.aspx?f=2).
資料來源:李秉穎台大醫院小兒部